跳水隊剛公布的新加坡游泳世錦賽的參賽名單,一個熟悉的名字再一次意外缺席了,兩屆奧運冠軍全紅嬋因舊傷復發宣布退賽。這位18歲的跳水巨星,正站在職業生涯的十字路口,經歷著比東京奧運奪冠更艱難的考驗。
14歲東京奧運時,小小全紅嬋身體上下都少見一塊肌肉貼,站在巴黎的十米跳臺上,17歲的她全身貼了數塊的支撐條。當恩師何威儀在接受采訪時,心疼的吐露了一名頂級運動員的訓練強度,從巴黎周期的腰部勞損、膝關節積液,到2025年初的腳踝韌帶損傷、手腕軟骨磨損,這些都是全紅嬋為國征戰的勛章。
醫療團隊透露全紅嬋的腰部勞損源于長期負重訓練,關節積液與高強度比賽密切相關。更令人揪心的是,曾經肩部脫臼導致她完成207C動作時必須調整發力方式,手腕損傷則直接影響壓水花技術的穩定性。如今已累積成必須停訓治療的程度,5月全國冠軍賽前夕,全紅嬋因腳踝舊傷復發臨時退賽,近日再一次宣布意外決定,正式退出世錦賽,又一次缺席,是這場傷病馬拉松的最新節點。
身體發育關是全紅嬋隱性的挑戰,對常人而言是成長的喜悅,但身高增長導致空中轉體半徑變大,體重變后全紅嬋入水控制難度激增。曾以"水花消失術"驚艷世界,如今因身體變化,不得不重新調整肌肉記憶與動作軌跡,聽專家說16-18歲跳水小將傷病率高達67%,超成年組,發育期的技術重塑是天才運動員全紅嬋的必經之路。面對全紅嬋的傷病情況,國家跳水隊經過評估,也是批準了她退賽。作為隊內的好友搭檔,陳芋汐一定也會為小紅送上祝福,盼望她早日康復歸隊。
全紅嬋傷病是狀態下滑嗎?有人翻出她老家蓋房在炫富,品牌方送的公車被家人私用等,某品牌家電逆勢為全紅嬋發聲"等你王者歸來",央媒專題報道肯定了她職業生涯的付出與價值,無比溫暖的后盾。面對壓力,全紅嬋將社交平臺簽名改為"如何呢又能怎",以幽默化解負面情緒,她回到湛江老家,享受家庭的寧靜,感受一家人的溫暖,爸爸媽媽都沒有讓她動手動身爬樹,讓她好好養傷,看似平凡的場景,成為她療愈身心的良藥。
在廣東省隊的治療康復過程中,謝思埸的親身指導全紅嬋,他曾經大傷停賽,復出帶著鋼釘依然頑強的奪冠,心理上的支持為她的康復注入強大動力。只有經歷過傷病的奧運冠軍,才能明白耐心的重要性。全紅嬋的水感與空中覺察力等天賦未減,只要科學康復,完全可能在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迎來再一次高峰。教練組表示:"18歲是技術定型期,硬拼會毀前程。"此刻的退讓,是為未來的飛躍積蓄力量。
傷病或許會暫時阻擋她前進的腳步,卻無法磨滅她對跳水的熱愛與執著,全紅嬋的故事,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