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14歲就站在世界之巔的天才少女,為什么會在最輝煌的時候選擇退賽?這個問題,恐怕比全紅嬋的完美跳水動作更讓人琢磨不透。說起全紅嬋,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那個在東京奧運會上一鳴驚人的農村小姑娘。2021年,年僅14歲的她在女子10米跳臺決賽中表現得像個機器人一樣精準,五跳中有三跳拿到滿分,最終以466.20分的總成績奪得金牌,這個成績到現在還是奧運會紀錄。那時候的全紅嬋,站在領獎臺上笑得像個孩子,說著"想賺錢給媽媽治病"這樣樸實無華的話,瞬間就把全國人民的心都給暖化了。
可是,神話就是神話,現實總是要回歸現實的。從2024年巴黎奧運會奪冠之后,全紅嬋的狀態就開始走下坡路。今年年初的世界杯各站比賽,她接連失利,被隊友陳宇汐超越。這對于一個曾經無敵的天才來說,打擊可想而知。其實,這種情況在競技體育里并不稀奇。中國體育科學研究所的專家早就指出,青少年運動員在14到17歲這個階段,身體會發生巨大變化,身高、體重、肌肉分布都在調整,這直接影響到技術動作的穩定性。用老話說,就是"女大十八變",全紅嬋正處在這個關鍵期。
北京體育大學的運動心理學教授張力為曾經做過一項研究,發現80%的天才少年運動員都會在15-17歲之間經歷一個技術調整期,有些人能順利度過,有些人就此沉淪。全紅嬋現在面臨的,正是這樣一個"成長的煩惱"。雪上加霜的是,隊友陳宇汐的崛起給了她更大的壓力。陳宇汐這姑娘也不是吃素的,2023年福岡世錦賽上就曾經戰勝過全紅嬋奪冠。今年的世界杯系列賽,陳宇汐更是連續奪冠,展現出了強勁的實力。兩個人從原來的配合作戰,變成了現在的正面競爭,這種變化對于心理承受能力還在發育期的全紅嬋來說,確實不容易。
中國跳水隊素來有"夢之隊"的美譽,從伏明霞、郭晶晶到吳敏霞,每一代都有自己的領軍人物。但是,這些傳奇人物的成長路徑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伏明霞也曾經在1996年后短暫退役,郭晶晶也有過狀態起伏的時期?,F在的全紅嬋,走的其實是一條前輩們都走過的路。面對外界的質疑和壓力,全紅嬋選擇了退出5月份的全國跳水大賽和7月份的新加坡世錦賽。這個決定一出來,網上就炸了鍋,各種聲音都有。有人說她承受不了壓力,有人說她不夠堅強,還有人質疑她是不是飄了。
但是,央視和康輝的態度讓人刮目相看??递x在節目中罕見地直接為全紅嬋發聲,強調年輕人應該勇敢面對困難,未來值得期待。央視作為國家級媒體,能夠在這個時候站出來為一個運動員發聲,這背后的含義很深。國外的體育界對于年輕運動員的保護其實做得更好。美國游泳天才萊德基在成長期也有過狀態起伏,但是美國游泳協會給了她充分的調整時間和空間。日本的跳水運動員寺內健也曾經在巔峰期選擇暫時退賽調整,最終重新回到了世界頂級水平。
中國跳水隊的教練組顯然深諳這個道理。他們允許全紅嬋回到廣東湛江休息調整,這本身就體現了科學的人才培養理念。競技體育不是百米沖刺,而是一場馬拉松,需要的是長期的職業規劃,而不是短期的成績波動。從全紅嬋目前的狀態來看,她正在積極調整心態。雖然面臨外界壓力,但是她有教練組的支持,有官方媒體的保護,更重要的是,她還年輕,還有時間。2028年洛杉磯奧運會,對于現在17歲的全紅嬋來說,正是她重新證明自己的最好機會。
網友們對全紅嬋重返巔峰的期待,其實也反映了大家對這個純真女孩的喜愛。她不僅僅是一個運動員,更是一個時代的符號,代表著普通人通過努力可以改變命運的希望。說到底,全紅嬋現在經歷的,不過是每個天才成長路上都要面對的考驗。俗話說得好,"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真正的冠軍,不是永遠不會失敗的人,而是能夠在失敗后重新站起來的人。
全紅嬋選擇暫時退賽進行調整,這本身就是一種成熟和智慧的表現。她用自己的行動告訴我們,有時候,暫時的退讓是為了更好的前進。期待這個曾經的天才少女,能夠在調整后重新回到我們的視野,繼續用她的完美跳水征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