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女排聯賽總決賽八強戰不敵東道主波蘭隊后,中國女排結束了今年世界聯賽的征程。在這場新奧運周期首場“考試”中,從精神面貌到技術打法再到觀眾認可度,中國女排的表現基本滿足了外界的期待。不足一個月后,這支年輕隊伍將出征世錦賽,屆時她們將迎來真正的考驗。

練的是技術也是不挑對手的勇氣
新一屆中國女排平均年齡不到22歲,首次亮相國際賽場,13場比賽取得9勝4負的成績,成績值得肯定。如果拋開成績看,隊員們在比賽中展現出的精神面貌更令人欣喜。這也是她們被寄予更大期待的原因。
13場比賽中,中國女排過招意大利、土耳其、美國等強隊,也與保加利亞、比利時等實力較弱的球隊交手。整體看,中國女排做到了穩定發揮自身實力,沒有出現被爆冷的情況。四場失利包括兩負波蘭隊、五局大戰惜敗土耳其隊、三局不敵意大利隊,考慮到實力差距,這些失敗可以接受。
年輕隊員在艱難時刻迸發出的能量更令人印象深刻。在中國香港站,中國女排力克日本隊。美國阿靈頓站,對陣德國隊時,姑娘們在先失兩局的不利局面下連扳三局完成逆轉。分站賽末輪,在小負對手將會拿到更理想的總決賽排位情況下,中國女排全隊并沒有選擇容易的路,沒有“挑選”對手,反而是在0比2落后的情況下絕地反擊。從這也能感受到球隊的態度——世界聯賽既然以練兵為主,便堅決貫徹目標。
比賽過程中,年輕姑娘們打得很釋放、很勇敢。16歲的張籽萱作為主力二傳毫不怯場,表現驚艷世界排壇;吳夢潔冒著崴腳危險也要扣中兌現賽點的一分;陳厚羽單人攔網按住多米尼加隊強攻;王奧芊、唐欣等人也展現“即插即用”的特點。可以說,這些年輕面孔用表現讓球迷們記住了自己,也贏得了更多期待。
缺的是經驗以及困境之下的變化
競技體育,年輕同樣意味著在臨場調整上缺乏經驗。這次世界聯賽中,中國女排暴露出關鍵時刻不夠果斷的弱點,這一點在總決賽對陣波蘭隊的比賽中體現得較為明顯。
中國女排的戰術打法以速度和變化為主,卻在總決賽中并未完全打出來。比賽中,中國女排因一傳體系出現松動,進攻隨之出現停滯,被對手打出得分高潮。當比分落后時,球隊應該從哪個方向完成突破,考驗二傳和各位置上的溝通協作。中國女排習慣選擇從4號位突破,但這一點已被對手識破。而二傳與副攻的配合以正面為主,背飛戰術運用相對不完善,導致球隊進攻變化不多。當自由人一傳不力時,未能及時換人,反映出球隊臨場調整還需增強。這些情況也與年輕球隊首次打淘汰賽有關,全隊感受到了與分站賽時不一樣的壓力。
中國女排主教練趙勇在分站賽結束時曾說,中國女排需要強化技術環節,重點解決接發球和整體攔防的問題。在此基礎上,球隊也應考慮增強副攻的攻擊力,提升替補二傳與攻手的配合默契度。
客觀說,這支中國女排的失利也是在為缺乏經驗交“學費”。單就本次世界聯賽而言,暴露問題比贏得勝利更有價值。關鍵是,接下來如何針對問題進行不斷改進完善,這考驗著教練組的智慧。
不足一個月后,含金量十足的女排世錦賽就將開打,各隊將祭出強陣,年輕的中國女排屆時將面對更艱巨的考驗。
來源:京報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