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秀大會上選錯的案例有不少,比如72年開拓者錯過麥卡杜和J博士歐文、78年開拓者錯過拉里伯德、95年快船錯過加內特、03年活塞錯過安東尼韋德、09年森林狼錯過庫里德羅贊等等,如果這些選擇已經讓管理層懊惱,那么有些球隊本已選對了建隊基石結果卻陰差陽錯拱手送人的行為就只能用“后悔萬分”來形容了!
第一位:拉塞爾,1956年被老鷹選中,交易籌碼:麥考利和哈根!
拉塞爾NCAA時期場均可以貢獻20.7分20.3籃板,其中55和56賽季帶隊57勝1負連拿兩座NCAA總冠軍,統治力可以說是一覽無遺,當時交易籌碼里克里夫哈根是落選秀一場NBA比賽都沒打,后面新秀賽季場均也只有5.5分,而艾德麥考利場均17.5分已經入選了六屆全明星并且還是圣路易斯當地人(當時還是圣路易斯老鷹隊),老鷹老板希望引進麥考利來吸引當地的球迷,這步棋明顯下錯了。
如果留在老鷹和佩蒂特組隊,也可以輕松拿到多個總冠軍
第二位:皮蓬,1987年被超音速選中,交易籌碼:波利尼斯+選秀權!
實際上超音速壓根就沒想選皮蓬,當時隊內埃利斯24.9分、錢伯斯23.3分、麥克丹尼爾23分,從二號位到四號位都人才濟濟,另外一號位邁克米蘭場均8.2助攻也非常優秀,唯一欠缺的就是一個內線護框中鋒,而87年大衛羅賓遜和吉列姆他們選不到,后面波利尼斯順位太靠后用五號簽又有些太浪費,于是超音速和公牛達成了一筆交易,超音速用第五順位皮蓬交換公牛第八順位波利尼斯外加一個次輪選秀權,超音速認為自己大賺,結果波利尼斯場均3.6分3.8籃板,而送出去的皮蓬則成為了名人堂球員。
皮蓬和一個長相酷似追夢格林的家伙交換帽子
第三位:科比,1996年被黃蜂選中,交易籌碼:迪瓦茨!
這筆交易黃蜂很難拒絕,首先黃蜂自己辛苦培養多年的阿倫佐莫寧被熱火一紙7年1.05億大合同挖走,黃蜂急需一名中鋒來填補莫寧的位置,其次湖人送出的迪瓦茨16分10.4籃板已經是準全明星級別,而付出的代價僅僅只是一個剛滿18歲的高中生,隨后96-97賽季迪瓦茨帶領黃蜂打出了54勝28負戰績,而送出的科比僅有7.6分,如果故事到此截至那么黃蜂大賺特賺,只可惜98年以后科比就一發不可收拾了。
賈巴爾退役后迪瓦茨取代了他的位置
第四位:諾維茨基,1998年被雄鹿選中,交易籌碼:特雷勒!
那個時候NBA對海外球員的了解并不多,之前進入NBA的外籍球員比如薩博尼斯、皮特洛維奇都是因為奧運會、世錦賽上表現出色才得到NBA的青睞,而諾維茨基并沒有這樣的經歷,再加上試訓期間諾維茨基明顯偏外線投射,而90年代聯盟普遍認為這種球風偏弱,實際上2011年之前諾維茨基也一直未能擺脫“諾軟”的稱號,他的交易籌碼特雷勒大學期間綽號“拖拉機”,這一聽就適合90年代內線肉搏,于是雙方各取所需完成了交換,特雷勒進入NBA后因為移動速度較慢始終難以適應節奏,而諾維茨基就眾所周知了。
小牛隊老尼爾森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
第五位:阿爾德里奇,2006年被公牛選中,交易籌碼:泰魯斯托馬斯!
當時公牛外線是本戈登、辛里奇、魯爾鄧這些得分手,另外這一年夏天泰森錢德勒離開公牛加盟了黃蜂,于是公牛希望在選秀大會里尋找一位內線來代替錢德勒的位置,他們認為阿爾德里奇護框能力不行,而泰魯斯托馬斯NCAA期間場均12.3分9.2籃板3.1蓋帽,于是公牛將阿德換成了托馬斯外加科里亞帕以及07年一個次輪簽,阿爾德里奇很快就打出20+8水準,而托馬斯場均只有7.7分,引以為傲的籃板也只有4.8個。
阿爾德里奇留在公牛,后面如果再選到羅斯就很棒了
第六位:倫納德,2011年被步行者選中,交易籌碼:喬治希爾!
從步行者角度出發這筆交易也沒有問題,畢竟他們當時已經擁有了格蘭杰和保羅喬治兩位鋒線人才,所以放走倫納德對他們來說并不可惜,由于當時喬治希爾已經打出了場均12.4分水準,所以步行者又額外搭了一個42號秀貝爾坦斯的簽約權,但很遺憾第二年丹尼格蘭杰就因為右膝半月板撕裂一蹶不振,如果當時留下倫納德,喬治加倫納德這對組合就可以提前八年攜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