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退賽了。
當中國跳水隊公布世錦賽名單,上面沒有全紅嬋的名字時,心里真的“咯噔”一下。這已經是繼全國跳水冠軍賽之后,她第二次在重要比賽前官宣退賽了。
那個14歲就在東京奧運會上演“水花消失術”的天才少女,那個用三跳滿分震驚世界的全紅嬋,我們好像已經很久沒在最高領獎臺上看到她了。
大家還記得嗎?東京奧運會,14歲的她,每一次起跳都像教科書,每一次入水都悄無聲息。到了巴黎奧運會,她頂住壓力,拿下女子單人和雙人兩塊金牌,成了奧運歷史上最年輕的跳水三冠王。
那時候,所有人都覺得,屬于全紅嬋的時代才剛剛開始。她自己也說了,要繼續備戰洛杉磯。
可誰能想到,進入洛杉磯周期的第一年,挑戰來得這么快,這么猛。
先是在跳水世界杯,墨西哥站、加拿大站,再到北京總決賽,她連續三次輸給了隊友陳芋汐。當時給出的解釋是,妹妹進入了身體快速發育期,身高、體重的變化影響了狀態。
這關誰都得過,我們都理解,也都相信她能調整過來。
但接下來的消息,卻一個比一個讓人揪心。先是缺席全國冠軍賽,現在,連跳水世錦賽這種頂級大賽也上不了。原因還是那個詞:傷病。
舊傷復發。
這四個字,對一個運動員來說,太沉重了。
其實,全紅嬋的傷病早就不是秘密。14歲在東京,她身上就貼著肌肉貼。到了17歲的巴黎奧運會,她全身幾乎貼滿了各種顏色的支撐條。那些花花綠綠的膠布,成了她榮耀之外最刺眼的標記。
她的恩師何威儀曾經心疼地說過,頂級運動員的訓練強度,外人根本無法想象。
這些傷病,不是空穴來風。
從巴黎周期的腰部勞損、膝關節積液,再到2025年的腳踝韌帶損傷、手腕軟骨磨損。醫療團隊透露,這都是長期處于負重訓練和高強度比賽任務的直接結果。
這些傷病清單,就是她另一份赫赫戰功的勛章,只是代價太大了。
發育關和傷病,像兩座大山一樣,同時壓在了這個還不到20歲的姑娘身上。身體在變化,她必須重新調整肌肉記憶和動作軌跡;而傷病,則讓她連系統訓練都無法保證。
國家隊最終批準她退賽,也是無奈之舉。醫療團隊的評估很明確:全紅嬋的身體已經到了一個臨界點,必須停下來,好好治療。
作為隊友,也是對手,陳芋汐也為她送上了祝福,希望她能早日歸隊。
我們看慣了她在十米臺上一躍而下,征服泳池的樣子。但現在,她最需要征服的,是自己的身體。
洛杉磯還遠,先把傷養好比什么都重要。